(通讯员李澳琳肖骁)2024年11月26日,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林增平学术讲座第51讲在三棵树科研楼305学术报告厅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邹小站教授应邀开展《1920年代反帝论述在中国的兴起》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刘利民教授主持,历史文化学院部分老师以及学生参与讲座。
讲座伊始,邹小站教授为我们介绍了反帝论述在中国兴起的背景。19世纪70年代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陆续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成为西方学界、思想界的重要话题。20世纪初,有关帝国主义的理论渐次输入,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分析世界局势、讨论中国应对之策的重要思想资源;不过,那时中国思想界的主流认为,帝国主义是民族主义发展的结果,应对帝国主义之策在改革内政,实现富强,寻求在帝国主义的国际秩序中的生存之道,并未提出改变帝国主义国际秩序的主张。1920年代初,随着列宁的帝国主义论输入,反帝运动兴起。由此,思想界围绕帝国主义之基本特征、帝国主义侵华对中国的影响以及反帝的必要性、反帝策略等开展讨论,反帝论述初步形成。邹教授指出,这些讨论对此后的中国革命,以及中国学界的中国近代史叙述,产生了重要影响。
接着,邹小站教授以讲解“何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反帝反封建、民族民主革命”三个概念为切入点,强调“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敌人”。又以苏联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并利用其资金与技术来发展苏联为例,阐释了与资本主义国家建立正常经贸关系的必要性。
随后,邹教授提出了“为什么一段时间内反帝论述未能及时调整与主要资本领域的关系?”这一问题,并梳理了1920年代帝国主义论述的发展脉络。他指出,在清末,流行于思想界的是帝国主义政治理论,而反帝国主义在当时的中国思想界并未引起广泛关注。而一战后,国内思想界基本倾向于否定帝国主义,但却没有从经济上分析帝国主义的产生及制衡之道。
最后,邹小站教授还以列宁民族殖民地理论、帝国主义论对中国的输出以及反帝论述的形成,具体讲述了外国反帝论述对中国的影响,并以“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等例子说明了反帝论述在国内的流传及反帝观念对民众的普及。
会后,邹小站教授对同学们的问题给予了耐心、详细地解答,随后,历史文化学院周游副教授对讲座内容进行了总结。讲座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主讲专家简介
邹小站,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副会长。研究领域为中国近代思想史,关注清末民初思想、近代中国的西学东渐、近代中国人的国家观念等。出版有《章士钊社会政治思想研究(1903-1927年)》《西方民主在近代中国》(合著)《西学东渐:迎拒与选择》《中国近代思想通史》(第四卷、第六卷,合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