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首页

科学研究

学科设置

“双一流”建设

科研机构

科研成果

学术交流

博士后流动站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交流 >> 正文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学·广·闻”研究生系列学术沙龙第五期顺利举办


(通讯员李嘉鼎肖潇)2025年9月28日上午9时,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学·广·闻”研究生系列学术沙龙第五期在东广场科研楼313室成功举办。此次学术沙龙有幸邀请到历史文化学院罗昭善老师莅临指导。

历文学子踊跃参与,其中四位硕士研究生代表在会上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

CC1F1

首先,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23级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冯泽斌以《社会情境与历史形象的书写——明季大臣杨嗣昌形象的演变》为题,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深入研究,详细探讨了杨嗣昌形象变化的历史背景及成因,阐明了社会环境对个体形象构建的影响。

接着,2023级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苏钰莹带来了关于《权力博弈与控扼西域:北庭都护府的官员任免及其体现出来的央地关系》的主题汇报。她从北庭官员选任的标准、唐代中央政权对边将的制衡与容忍、都护更替中的政治斗争等多个维度展开论述,深入分析了被贬官员在边疆服役的双重意义,并揭示了朝廷政策从“罪臣掌边”向“亲王遥领”的转变过程。

随后,2024级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赵欣雨以《晚明江南才女情感生活管窥——以吴江沈氏沈宜修为例》为题,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午梦唐集》和《鹂吹》两部文献,分别从沈宜修与其亲族、配偶以及子女的关系入手,生动描绘了晚明时期江南地区才女们丰富而复杂的情感世界。

最后一位发言人是2024级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吴孟泽,他作了题为《多重证法下的高禖神研究》的专题报告。他运用“古史多重证法”,系统梳理了相关文献资料和考古实物,揭示出“高禖”这一形象兼具祖先崇拜和生育婚姻保护者的双重属性。

汇报结束后,活动进入互评环节。四位主讲人互相进行了深刻且富有启发性的评述,内容涉及论文框架设计、研究视角选择、方法论应用以及史料引用等多个方面。这种开放式的交流不仅促进了知识共享,也提升了每位参与者的学术能力。

最后,历史文化学院罗昭善老师对本次沙龙进行了总评。罗老师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从多个角度对四篇论文分别进行了充分且细致的点评。他在肯定各篇论文所产出研究成果的同时,就各篇论文存在不足之处提出了独到的改进建议,并鼓励大家积极投身学术研究,提升学术素养。

至此,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学·广·闻”研究生系列学术沙龙第五期在思想交锋和深刻讨论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本次学术沙龙聚焦中国古代史,既拓展了学术视野,更加深了同学们对历史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展望未来,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学·广·闻”研究生系列学术沙龙将继续引领青年学子迈向更广阔的学术天地,期待下一次相聚时能够碰撞出更多更新的智慧火花!

一审 兰岚

二审 郭辉

三审 刘利民

2025年09月29日 08:37  浏览:

下一条:我院世界史学科教师参加中国世界近代现代史研究会世界近代史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