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2021年)
一、 学位授权点基本概况与年度发展目标
学位点基本概况:湖南师范大学世界史学位点是一个具有传统优势的学科,前辈学者皮名举、谢德风、孙秉莹、王治来、刘明翰、莫任南、李长林、刘景华等都是享誉国内的世界史专家。1984 年,世界史就获得硕士授予权。1996 年,世界史获批为湖南师范大学重点学科。近年来,经过调整与发展,本学位点已形成三个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世界上古中古史、世界地区与国别史以及专门史。在今后若干年内,本学位点将围绕这三个方向拓深研究层次、扩展研究领域,力争建设成为省内领先,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强势学科。
学位点年度发展目标:1)队伍建设方面,争取教学科研人员达到16人及以上规模。其中,博士生导师将达到5人左右,教授将增加到5人左右,具有博士学位或学历人员增加到14人左右。2)科学研究方面,争取承担的国家级/省部级/厅级科研项目达到10项左右,拟发表20篇学术论文,出版著作2-3部,省级及以上科研奖励1-2项左右。3)人才培养方面,争取招收研究生15人左右,建设至少一门省级精品课程,积极推动包括双语教学、多语种教学教改工作的展开,争取各类教改项目达到5项左右。4)支撑条件方面,将加大投入,以建立系统配套的文献资料库,订购更多国内外专业书籍及主要学术刊物,争取建成省内世界史方面的资料与研究中心。
二、 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建设情况
方向设置。近年来,经过逐步调整、发展,本学位点已经形成三个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1)世界上古中古史。本方向主要研究世界古代与中世纪历史的发展,揭示古代中世纪以来东西方的历史进程和多样性的发展特征。当前主要关注罗马社会道德变迁与罗马帝国的兴亡、蒙古与欧洲的关系等研究领域。这个研究方向内容丰富,既有宏观的古典文明研究,也有区域及国别层次的研究。研究理念既注重纯学术理论,也关照现实需要,比如说中亚史研究的成果对我国制定正确的中亚政策就有重大意义。而研究选题既突出传统优势,又关注学术界的最新热点。(2)世界地区与国别史。本方向主要研究世界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历史,关注历史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区域特征,总结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当前重点研究欧美发达国家近现代史,希冀从欧美大国的兴衰中吸取经验和教训。这个方向既强调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综合运用,又注重历史实证研究,且研究方向明确、人才梯队合理,国际化程度高,研究成果得到国内同行专家认可。
(3)专门史。本方向主要对近代以来世界历史发展中的专门领域进行研究,当前主要关注近代以来西方婚姻和家庭制度的变迁、女性地位的变化、华侨与冷战史、东南亚国际关系史、中英关系史。这个方向研究手段丰富,注重原始资料的广泛利用。比如说冷战与华侨关系史的研究大量使用英美政府的解密文件,中英贸易史、东南亚国际关系史等,均是以大量原始资料为基础。总的来看,这几个研究方向既体现出传统优势的延伸发展,又有新领域的开拓创新。各研究方向重点明确,又交叉互补,突出了世界史研究的整体性。
师资队伍。本学位点现有专职教学科研人员13人,其中教授
3人,副教授5人,讲师5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为62%,其中博士生导师3人,博士学位获得者占比为92%。本学科的学术队伍呈现出几大整体优势:第一,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较为合理,学科成员大多数年龄在45岁以下。第二,梯队成员掌握外语语种齐全。英语、法语、德语等外国语成为学者们的重要研究工具,这对于研究世界各国历史是一个很大的优势。第三,梯队成员的来源十分广泛。本学科的博士分别毕业于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社科院、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国内名校,避免了“近亲繁殖”对学术研究的消极作用。
科学研究。近年来,本学位点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一定成果,发表论文近20篇,其中约10篇论文发表在《史学理论研究》、《学术研究》及《光明日报(理论版)》等国家重点刊物上。在光明日报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公开出版学术著作/教材3部。共承担国家、省部级等各级各类教学、科研课题20余项,其中包括在研在研国家社科基金及重大招标项目子课题9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1项,湖南省社科基金5项,湖南省教育厅重点课题3项/青年课题1项/一般课题1项,获得科研经费资助190余万元。
代表性科研项目
负责人 |
课题 |
项目来源与类别 |
立项时间 |
徐良利 |
13-14世纪蒙古人与欧洲关系 研究(16BSS048) |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 项目 |
2016 |
杨俊明 |
罗马内战研究(17BSS001) |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 项目 |
2017 |
谭赛花 |
19 世纪英国服饰的变革研究(18BSS040) |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 项目 |
2018 |
邹志明 |
菲律宾外交的亚洲转向研究 (1961—1986)(18CSS035) |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 项目 |
2018 |
汤锋旺 |
新加坡优雅社会建构研究 (1985—2015)(19CSS026) |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 项目 |
2019 |
刘雄 |
中美关系与东南亚条约组织的兴衰研究(20BSS064) |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 项目 |
2020 |
傅新球 |
《英国工党史》(多卷本) (20&ZD241) |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子课题 |
2020 |
傅新球 |
节育与英国社会现代化研究 |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 项目 |
2021 |
曹英 |
近代外国的中外条约研究学术史 (1842—1949) |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子课题 |
2021 |
代表性学术论文
作者 |
题目 |
刊物名称 |
发表时间 |
傅新球 |
性别视角下的英帝国史研究 |
史学理论研究 |
202007 |
傅新球 |
伦敦世博会:缘起、组织及影响 |
光明日报(理论版) |
2021年10月11日 |
谭赛花 |
近代早期伦敦的烟患及应对 |
学术研究 |
202012 |
杨俊明 |
关于朱古达战争研究的两个问题 |
历史教学 (下半月刊) |
202009 |
杨俊明 |
喀提林阴谋与罗马共和末期的派系斗争 |
经济社会史评论 |
202111 |
曹英 |
早期英国政府关于建立对华条约关系的认知与尝试 |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202007 |
曹英 |
晚清涉外货款纠纷中华商对洋商的联合斗争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110 |
黄良俊 傅新球 |
国民政府战时疫情防控——以陪都重庆为中心的考察 |
福建论坛 |
202002 |
罗衡林 |
巨人之暗——马丁·路德对犹太人的态度及立场分析 |
伦理学术 |
202112 |
代表性著作
作者 |
书名 |
类别 |
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傅新球 |
近代英国人口、婚姻与家庭研究 |
专著 |
南京师范大学 出版社 |
2021 |
易兰(署名第2) |
近代以来中外史学交流史 (多卷本) |
专著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2020 |
徐良利 |
十三四世纪蒙古人在西亚统治研究 |
专著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2019 |
三、 学位授权点人才培养情况
研究生党建及思政工作情况:世界史学位点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切实将湖南师范大学制定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方案》《湖南师范大学全面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 60 余项制度落到实处。学位点的党建及思政工作特色做法有三个方面。
1)落实课程思政责任、强化意识形态引导。世界史学位点在院党委领导下,强调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确保课堂教学的正确导向;强化传道授业并重意识,推动学科教师充分发掘现有课程育人要素,明确课程思政目标,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有效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定期组织师生政治理论学习活动,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充分发挥新媒体传播效能,依托微博、微信、微网、微屏、微刊等新媒体平台宣传新思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发挥实践育人功能、提升党团育人效率。世界史学位点有效推进思想教育成果转化为大学生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引导学生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关注弱势群体,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向实际行动转变,提升教育的实效性。学生党支部 “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有序开展,推行党员帮扶困难学生制度,形成了师生党员遵章守纪、模范带头的良好风尚;研究生团委通过举办专题论坛、团日活动、主题团课、林增平学术讲坛、研究生辩论赛、研究生篮球联赛等活动,助推学生全面成才;抓好青年志愿服务工作,发挥团委、学生社团的载体作用,立足专业特色,结合课程实践,开展一系列面向社区、博物馆、图书馆、学校的志愿服务活动,形成了以五个“一”学生特色活动为核心的创造实践能力平台。
3)凝聚思政队伍合力、落实师德师风建设。世界史学位点构建由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辅导员、班导师、研究生导师、专任教师组成的专兼结合的思政工作队伍,在明确导师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责任人同时,多方齐抓共管,形成满足学生成长诉求、时代发展要求、社会进步需求的教育合力。
此外,学位点还特别注重落实师德师风建设,教学科研人员严守学术规范、治学严谨,多名教师荣获校级优秀共产党员、教学优秀奖等荣誉称号,以身作则为学生夯实思想政治基础树立优良师德榜样,专门开设《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等课程,通过教学实践引导学生构建优良学风。
生源情况、招生规模、学位授予及就业情况:本学位点主要培养适应在高、中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从事世界史教学与研究的专业人才。获得本专业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必须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系统掌握有关世界史的基本理论、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具有严谨的学风和创新精神。截至目前,本学位点已招硕士研究生30多届,学生260余人。从历年毕业研究生统计情况来看,就业率高,就业面广,而且很多学生从本学科毕业后都走上了学术研究的道路。到现在已经有不少人评上教授、副教授,成长为我国世界史专业的优秀人才。
世界史学位点硕士研究生招生与学位授予情况
年度
人数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2021 |
招生人数 |
13 |
13 |
13 |
13 |
13 |
授予学位人数 |
14 |
12 |
12 |
13 |
12 |
课程教学改革和建设情况:本学位点坚持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高层次人才为目标,构建以注重夯实知识基础、强化能力培养、提升综合素质、促进特色发展为特点的教学体系;坚持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多样化课程教学方式;坚持从严要求、明确职责,建立以培养质量为主导的管理机制。
第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推进课堂教学革命。通过研讨式教学、分层小组教学、实践基地现场教学等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形成了个性化教育模式;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将思政贯穿课程、课堂。
第二,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平台,促进优质课程资源建设。加强信息化建设,引入智慧教学平台,打造智慧教室,推进信息化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改革。学科与智慧树等平台合作,开设《世界现代史》线上课程,构建丰富多元的课程资源平台,为学生提供数字化优质课程资源。
第三,发挥科研优势,在教学中展开研究性学习的改革和实践。充分发挥科研优势,促进课程设置的多元化与系统化;即时将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保证内容更新及其与学术前沿的结合;结合科研开展教学改革研究,立项省级研究生教改课题 2 项,优质课程 1 门,校级教改课题 3项。实施第二课堂特色课程建设,积极举办省研究生创新论坛、暑期学校及各种学术论坛等多种平台,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
第四,健全四级管理体系和教学评价机制,严抓培养全过程监控与质量保证。建立学院、学位点、导师组、导师四位一体管理体系。切实发挥导师第一责任人作用,强化导师质量管控责任。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教学督导和研究生评教为辅的研究生教学评价机制,对教学全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价。坚持在学位委员会指导下,研究生办落实培养方案、监督培养计划执行、指导课程教学、评价教学质量等工作,全过程监督。切实发挥资格考试、学位论文开题和中期考核等关键节点的考核筛查作用,落实监督责任。
学术训练与学术交流情况:
近年来学院学术讲座情况一览表
序号 |
讲座题目 |
主讲人 |
举办地点 |
举办时间 |
姓名 |
单位 |
职称 |
1 |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
杨天石 |
中国科学社会学院荣誉学部 |
教授 |
203报告厅 |
20200920 |
2 |
西方古代史学源流辨析 |
杨共乐 |
北京师范大学 |
教授 |
腾讯会议 |
20201113 |
3 |
研究生如何提升学养 |
吴琦 |
华中师范大学 |
教授 |
腾讯会议 |
20201114 |
4 |
时间、空间与历史书写 |
张生 |
南京大学 |
教授 |
腾讯会议 |
20201114 |
5 |
历史告诉未来—从疫情说起 |
赵士国 |
湖南师范大学 |
教授 |
203报告厅 |
20200703 |
6 |
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
雷建军 |
长沙市雅礼中学 |
正高级 |
203报告厅 |
20201019 |
7 |
疫情全球化的挑战:来自公益组织的声音;社会工作参与新冠疫情防控过程中的角色与优势 |
童甯,冯元 |
励媖中国(Learn in China),湖南师范大学 |
教授 |
腾讯会议 |
20200619 |
8 |
清代慈善事业内容新探——以惜字会为例 |
黄鸿山 |
苏州大学 |
教授 |
腾讯会议 |
20200710 |
9 |
中国近代慈善组织构建公信力的举措及启示 |
王林 |
山东师范大学 |
博士 |
腾讯会议 |
20200912 |
10 |
演戏助赈:晚清时期慈善演艺活动的萌生 |
岳鹏星 |
河南大学 |
副教授 |
腾讯会议 |
20201031 |
11 |
历史夹缝期的制度思想与变革——基于战国时代的一种思考 |
李学功 |
湖州师范学院 |
教授 |
203报告厅 |
20201126 |
12 |
历史研究的方法与路径 |
陈锋 |
武汉大学历 |
教授 |
203报告厅 |
20201128 |
13 |
从义仓设置看隋代对后世的影响 |
魏明孔 |
中国社科院 |
研究员 |
202报告厅 |
20201129 |
14 |
交通史视角下的湖湘早期文明 |
蒋响元 |
湖南省交通运输厅 |
研究员 |
202报告厅 |
20201203 |
15 |
佛教慈善与唐宋地方桥梁的营缮 |
彭丽华 |
湖南师范大学 |
副教授 |
202报告厅 |
20201221 |
16 |
从雅礼到湘雅:湘雅早期校史(1902-1918) |
黄珊琦 |
中南大学 |
副研究员 |
203报告厅 |
20201223 |
17 |
明清时期对口舌的管控——一个初步的考察
|
王东杰 |
清华大学 |
教授 |
203报告厅 |
20210324 |
18 |
中国近代外交史料的搜集与利用 |
张俊义 |
中国社科院 |
教授 |
111会议室 |
20210326 |
19 |
抗战时期中共外交政策的演变 |
王建朗 |
中国社科院 |
教授 |
203报告厅 |
20210327 |
20 |
关于近代长江流域与日本关系 |
李少军 |
武汉大学 |
教授 |
203报告厅 |
20210327 |
21 |
时势、观念与历史论述:‘中国近代史’如何形成 |
吴义雄 |
中山大学 |
教授 |
203报告厅 |
20210327 |
22 |
史料、视野与人物研究——以孙中山研究的进展为例 |
赵立彬 |
中山大学 |
教授 |
203报告厅 |
20210409 |
23 |
后疫情时期的国际秩序和中国的影响力 |
袁南生 |
外交学院 |
教授 |
203报告厅 |
20210412 |
24 |
中国古代都城迁移的内生动力 |
周宏伟 |
陕西师范大学 |
教授 |
203报告厅 |
20210419 |
25 |
大数据与中国历史研究 |
付海晏 |
华中师范大学 |
教授 |
111会议室 |
20210421 |
26 |
辛亥前后的阶级言说 |
罗福惠 |
华中师范大学 |
教授 |
111会议室 |
20210521 |
27 |
秦汉海洋文化研究
|
王子今 |
中国人民大学 |
教授 |
203报告厅 |
20210603 |
28 |
中国经济史研究的特点及趋势 |
魏明孔 |
中国社科院 |
教授 |
202报告厅 |
20210621 |
29 |
抗战史研究三十年 |
王建朗 |
中国社科院 |
教授 |
腾讯会议 |
20211023 |
30 |
学史、治史与悟道——治学体会漫谈
|
马敏 |
华中师范大学 |
教授 |
腾讯会议 |
20211022 |
近年来研究生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情况一览表
序号 |
学生 姓名 |
会议名称 |
论文题目 |
时间 |
地点 |
1 |
熊心梅
|
安徽大学“学史论坛” |
从明治维新的两面性浅析近代日本的右转 |
202011 |
中国-合肥 |
2 |
熊心梅
|
湖南师范大学“麓山史坛” |
德兰士瓦华工问题与南非政治 |
202010 |
中国-长沙 |
3 |
王笑妹
|
“时代变革视野下的历史与文化”湖南省研究生创新论坛 |
全球化视野下的德国选择党兴起成因分析 |
202011 |
中国-长沙 |
4 |
郭旖妍
|
“时代变革视野下的历史与文化”湖南省研究生创新论坛 |
不平等的大革命:浅析法国大革命中的女性政治运动和女性地位 |
202011 |
中国-长沙 |
5 |
王建超
|
“时代变革视野下的历史与文化”湖南省研究生创新论坛 |
马丁•路德婚姻观研究 |
202011 |
中国-长沙 |
6 |
何沙沙
|
“时代变革视野下的历史与文化”湖南省研究生创新论坛 |
宗教改革对德国近代化的影响 |
202011 |
中国-长沙 |
7 |
杨国栋
|
“时代变革视野下的历史与文化”湖南省研究生创 |
毛泽东对美国升级越战的认知与 对策(1964-1965) |
202011 |
中国-长沙 |
8 |
杨祎娴 |
“怀古思今,博观厚积”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第十届史学论坛 |
从报刊视阈下看英国对太平天国的政策转变——以<北华捷报>报道为中心 |
202107 |
线上 |
9 |
叶玉洁 |
“新史学视野下的历史与文化”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第五届研究生论坛 |
11-15世纪西欧国际贸易发展与经济全球化 |
202110 |
线上 |
10 |
刘宇婷 |
“新史学视野下的历史与文化”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第五届研究生论坛 |
纳粹德国时期的家庭政策 |
202110 |
线上 |
11 |
何沙沙 |
“新史学视野下的历史与文化”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第五届研究生论坛 |
铁路与德意志统一 |
202110 |
线上 |
12 |
王笑妹 |
“新史学视野下的历史与文化”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第五届研究生论坛 |
俄国法制近代化进程探析 |
202110 |
线上 |
13 |
胡琳 |
“新史学视野下的历史与文化”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第五届研究生论坛 |
论法国七月王朝时期的报刊监管 |
202110 |
线上 |
14 |
王孟晴 |
安徽大学第十五届学史论坛 |
家庭之外:17世纪英国妇女的政治参与 |
202109 |
线上 |
15 |
黄金洲 |
“新史学视野下的历史与文化”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第五届研究生论坛 |
论1942年英国议会代表团访华 |
202110 |
线上 |
16 |
杨国栋 |
“新史学视野下的历史与文化”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第五届研究生论坛 |
英国政府对华承认决策探析(1949—1950) —基于英国海外政策文件的解读 |
202110 |
线上 |
17 |
黄金洲 |
北京师范大学研古论今论坛 |
孤立主义与20世纪初英国对欧外交 |
202112 |
线上 |
18 |
黄金洲 |
河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论坛 |
论20世纪初英国对欧外交特征 |
202112 |
线上 |
19 |
刘港源 |
第十七届北京师范大学世界史研究生冬季论坛 |
对20世纪上半叶美国反犹主义的历史考察(1900-1945) |
202112 |
线上 |
20 |
王建超 |
“新史学视野下的历史与文化”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第五届研究生论坛 |
再议马略的军纪改革——基于共和后期军队腐败视角下的考察 |
202110 |
线上 |
四、学位授权点社会服务情况
近年来本学位点立足于自身学科特色与优势,在推动学术发展、服务社会大众、弘扬优秀文化、普及历史知识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立足社会现实,举办或参与重要学术活动,引领学术健康发展。本学位点团队成员在潜心学术研究的同时,也积极举办和参加各类高层次学术会议和学术活动。这些活动在促进国内世界史相关领域研究的同时,也扩大了本学科的影响。比如 2019 年本学科与外国语学院联合主办了“美国历史、文化与外交高端论坛”。2018 年以来,谭赛花、刘雄、黄冬敏等老师在欧美访学期间,也利用各种机会参与国际交流活动,多方接触各国人民。这些活动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了中外人文交流。
第二,利用自己的研究专长直接服务社会。近年来,本学位点教师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努力发挥学术专长,直接满足社会现实需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这有多种表现形式,如主讲教育行业的技能培训班和辅修班,利用自己的研究成果为国家相关政策建言献策,直接为社会经济发展具体事务提供对策方案等。
第三,兼任多种社会职务,尽心尽力服务学界同仁。在繁忙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之余,本学位点各位成员也积极参与学界活动,兼任各种学术职务,为世界史学界的繁荣与发展贡献力量。如杨俊明教授兼任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副理事长、湖南省历史学会副会长、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委等职;罗衡林教授兼任中国德国史研究会副会长等。他们在承担各项职务,从事相关活动时,坚持正确的导向,以身作则,促进了学术共同体的繁荣与发展。
五、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学位点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第一,学术交流方面,学位点的国际化程度有所欠缺,应充分借助国家留学基金委以及国内外相关学术组织的有利平台,进一步加强教师及学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第二,研究生培养方面,形式比较单一,应注重学生培养形式的多样化,加强学生学术创新能力的培养。第三,学位点基础条件比较薄弱,文本资料及电子资料不够充分,应进一步争取学校和社会各界对学位点发展的大力支持,完善基础条件建设。第四,研究生奖助体系不够完善,应增强奖励幅度和特色,多吸收优质人才生源,推动研究成果转化。
改进措施:针对自我评估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学位点在将来的建设过程中,将着重加强基础条件建设、大力吸收引进高端人才、推动学位点的国际化程度,提高国内外学术交流的质和量、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加快研究成果的社会转化。具体而言,本学位点将从以下方面推进建设:
1、学科队伍建设方面。本学位点将围绕引进与培养并重这一指导方针,争取教学科研人员达到20人以上的规模。其中,博士生导师将达到5—6人左右,教授将增加到8人左右,具有博士学位或学历人员增加到15人以上,并促进专业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等方面不断优化。
2、科学研究方面。学位点将全面加强现有的三个研究方向的科研建设,在“世界上古中古史”、“世界地区与国别史”、“专门史”三个特色研究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研究范围,力争在西方古典文明、德国历史与文化、中亚史、美国史、西方社会史等领域的研究有更大的突破,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并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争取在保证世界史学位点优势研究方向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湖南师范大学世界史学科的研究领域。在未来五年内,本学位点争取承担的国家级科研项目、省部级项目、厅级项目达到30项以上,拟发表100篇以上学术论文(其中高质量学术论文30篇以上),出版著作10部左右,力争获得省级及以上科研奖励2-3项左右,并强化产学研三结合、为地方教育文化建设服务,使湖南师范大学世界史学科在科研上成为省内世界史学科的排头兵,在国内世界史研究方面占据重要地位。
3、人才培养方面。本学位点将进一步完善本科生及研究生课程体系,争取每年招收研究生(含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20人左右,加大对世界史专业硕士、博士培养的力度,不断提升世界史专业硕士、博士培养的质量;改革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形式,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校级精品课程,建设至少一门省级精品课程,积极推动包括双语教学、多语种教学教改工作的展开,争取各类教改项目达到10项左右,为申报世界史国家级教改项目或国家级精品课程奠定基础。
4、资源条件建设方面。本学位点将利用现代化手段,逐步建设并完善学科的文本资料文库及电子资料网络中心,筹划世界史学科专有电子阅览室或专有教研活动中心,打造一个馆藏特色化、使用便利化、涵盖广泛化的国内知名世界史科研资料馆藏中心与电子资料共享平台,甚至国际颇有影响的世界史学科资源中心,实现科研、教学手段及学科管理的现代化与科学化,为世界史学科的发展与建设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