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首页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动态

学位点建设

导师队伍

研究生招考

规章制度

您当前所在位置:

世界史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2023年)





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2023 年)






一、 学位授权点基本概况与年度发展目标

学位点基本概况:湖南师范大学世界史学位点是一个具有传统优势的学科,前辈学者皮名举、谢德风、孙秉莹、王治来、刘明翰、莫任南、李长林、刘景华等都是享誉国内的世界史专家。1984 年,世界史就获得硕士授予权。1996 年,世界史获批为湖南师范大学重点学科。近年来,经过调整与发展,本学位点已形成三个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世界上古中古史、世界地区与国别史以及专门史。在今后若干年内,本学位点将围绕这三个方向拓深研究层次、扩展研究领域,力争建设成为省内领先,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强势学科。

学位点年度发展目标:1)队伍建设方面,争取教学科研人员达到20人及以上规模。其中,博士生导师将达到5人左右,教授将增加到5人左右,具有博士学位或学历人员增加到20人左右。2)科学研究方面,争取承担的国家级/省部级/厅级科研项目达到10项左右,拟发表30篇学术论文,出版著作2-3部,省级及以上科研奖励1-2项左右。3)人才培养方面,争取招收研究生18人左右,建设至少一门省级精品课程,积极推动包括双语教学、多语种教学教改工作的展开,争取各类教改项目达到5项左右。4)支撑条件方面,将加大投入,以建立系统配套的文献资料库,订购更多国内外专业书籍及主要学术刊物,争取建成省内世界史方面的资料与研究中心。


二、 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建设情况

学位授权点的方向设置、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平台建设等情况,

方向设置。近年来,经过逐步调整、发展,本学位点已经形成三个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1)世界上古中古史。本方向主要研究世界古代与中世纪历史的发展,揭示古代中世纪以来东西方的历史进程和多样性的发展特征。当前主要关注罗马社会道德变迁与罗马帝国的兴亡、蒙古与欧洲的关系等研究领域。这个研究方向内容丰富,既有宏观的古典文明研究,也有区域及国别层次的研究。研究理念既注重纯学术理论,也关照现实需要,比如说中亚史研究的成果对我国制定正确的中亚政策就有重大意义。而研究选题既突出传统优势,又关注学术界的最新热点。(2)世界地区与国别史。本方向主要研究世界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历史,关注历史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区域特征,总结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当前重点研究欧美发达国家近现代史,希冀从欧美大国的兴衰中吸取经验和教训。这个方向既强调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综合运用,又注重历史实证研究,且研究方向明确、人才梯队合理,国际化程度高,研究成果得到国内同行专家认可。

3)专门史。本方向主要对近代以来世界历史发展中的专门领域进行研究,当前主要关注近代以来西方婚姻和家庭制度的变迁、女性地位的变化、华侨与冷战史、东南亚国际关系史、中英关系史。这个方向研究手段丰富,注重原始资料的广泛利用。比如说冷战与华侨关系史的研究大量使用英美政府的解密文件,中英贸易史、东南亚国际关系史等,均是以大量原始资料为基础。总的来看,这几个研究方向既体现出传统优势的延伸发展,又有新领域的开拓创新。各研究方向重点明确,又交叉互补,突出了世界史研究的整体性。

师资队伍。本学位点现有专职教学科研人员16人,其中教授3人,

副教授5人,讲师8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为50%,其中博士生导师3人,博士学位获得者占比为94%。本学科的学术队伍呈现出几大整体优势:第一,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较为合理,学科成员大多数年龄在45岁以下。第二,梯队成员掌握外语语种齐全。英语、法语、德语、俄语、日语等外国语成为学者们的重要研究工具,这对于研究世界各国历史是一个很大的优势。第三,梯队成员的来源十分广泛。本学科的博士分别毕业于中国社科院、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国内名校,避免了“近亲繁殖”对学术研究的消极作用。

科学研究近年来,本学位点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一定成果,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10余篇论文发表在《史学理论研究》《学术研究》《光明日报(理论版)》等国家重点刊物上。在中华书局、复旦大学出版社、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等公开出版学术著作/教材/译著5部。共承担国家、省部级等各级各类教学、科研课题20多项,其中包括在研国家社科基金及重大招标项目子课题9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1项,湖南省社科基金7项,湖南省教育厅重点课题3/青年课题1/一般课题2项,获得科研经费资助210余万元。

代表性科研项目

负责人

课题

项目来源与类别

立项时间

杨俊明

新中国75年世界古代史论文资料索引暨论著简介(1949-2024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

资助一般项目

2022

刘大明

共和主义的再生:思考法国大革命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

资助一般项目

2022

傅新球

节育与英国社会现代化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

项目

2021

曹英

近代外国的中外条约研究学术史

18421949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子课题

2021

刘雄

中美关系与东南亚条约组织的兴衰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

项目

2020

傅新球

《英国工党史》(多卷本)

20&ZD241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

招标项目子课题

2020

汤锋旺

新加坡优雅社会建构研究

19852015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

项目

2019

邹志明

菲律宾外交的亚洲转向研究

19611986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

项目

2018

谭赛花

19 世纪英国服饰的变革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

项目

2018


代表性学术论文

作者

题目

刊物名称

发表时间

傅新球

性别视角下的英帝国史研究

史学理论研究

202007

傅新球

伦敦世博会:缘起、组织及影响

光明日报

(理论版)

20211011

谭赛花

近代早期伦敦的烟患及应对

学术研究

202012

谭赛花

维多利亚晚期英国女性服饰的变革

光明日报

(理论版)

202227

杨俊明

喀提林阴谋与罗马共和末期的派系斗争

经济社会史评论

202111

刘雄

冷战格局下泰国华侨政策的演变(1946-1965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202206

杨俊明

苏拉与罗马共和末期的派系斗争

外国问题研究

202209

邹志明

美国与战后菲日关系的正常化

南洋问题研究

202203

谭赛花

维多利亚晚期英国矿用金丝雀的多重面相探析

历史教学

(下半月刊)

202204

杨俊明

关于朱古达战争研究的两个问题

历史教学

(下半月刊)

202009

曹英

早期英国政府关于建立对华条约关系的认知与尝试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007

曹英

晚清涉外货款纠纷中华商对洋商的联合斗争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10

罗衡林

巨人暗——马丁·路德对犹太人的态度及立场分析

伦理学术

202112

刘子韬

雇佣兵与希腊城邦的衰落——以雅典为中心的研究

史林

202208

刘子韬

雅典雇佣兵将领与城邦的互利关系

求索

202203

李明楠

战后中日关系史研究50年:脉络、现状与趋向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2205

李明楠

池田内阁对华贸易中的“两个中国”政策以及中国的应对

安徽史学

202205

张晶晶

约翰·密尔对权力与干涉限度的思考——以密尔评论<接触性传染病法案>为中心

史学月刊

202203

张晶晶

重塑中的医学知识、权力与社会关系——理论演进与英国公共卫生史的书写

医疗社会史研究

202212

刘剑枫

德意志帝国学界的“民族边疆”追求与跨国文化民族主义

史学集刊

202303

刘剑枫

18911894年欧洲大陆双边贸易条约与协定浪潮探析

历史教学

(下半月刊)

202301

刘剑枫

德意志帝国军费比例虚高成像及其财政体制成因

历史教学

(下半月刊)

202302

陈昊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古代雕塑收藏和展示》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2207

陈昊

《凯吕斯与18世纪新古物学》

新美术

202312

黄良俊 傅新球

国民政府战时疫情防控——以陪都重庆为心的考察

福建论坛

202002


代表性著作

作者

书名

类别

出版社

出版时间

傅新球

近代英国人口、婚姻与家庭研究

专著

南京师范大学

出版社

2021

易兰(署名第2

近代以来中外史学交流史

(多卷本)

专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20

曹英

传统体制的打破与条约关系的建立(1689-1860

专著

中华书局

2022

陈昊


19世纪英国文学中的疾病书写


专著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22

曹英

身陷中国革命

译著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


三、 学位授权点人才培养情况

研究生党建及思政工作情况:世界史学位点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切实将湖南师范大学制定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方案》《湖南师范大学全面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 60 余项制度落到实处。学位点的党建及思政工作特色做法有三个方面。

1)落实课程思政责任、强化意识形态引导。世界史学位点在院党委领导下,强调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确保课堂教学的正确导向;强化传道授业并重意识,推动学科教师充分发掘现有课程育人要素,明确课程思政目标,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有效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定期组织师生政治理论学习活动,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充分发挥新媒体传播效能,依托微博、微信、微网、微屏、微刊等新媒体平台宣传新思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发挥实践育人功能、提升党团育人效率。世界史学位点有效推进思想教育成果转化为大学生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引导学生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关注弱势群体,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向实际行动转变,提升教育的实效性。学生党支部 “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有序开展,推行党员帮扶困难学生制度,形成了师生党员遵章守纪、模范带头的良好风尚;研究生团委通过举办专题论坛、团日活动、主题团课、林增平学术讲坛、研究生辩论赛、研究生篮球联赛等活动,助推学生全面成才;抓好青年志愿服务工作,发挥团委、学生社团的载体作用,立足专业特色,结合课程实践,开展一系列面向社区、博物馆、图书馆、学校的志愿服务活动,形成了以五个“一”学生特色活动为核心的创造实践能力平台。

3)凝聚思政队伍合力、落实师德师风建设。世界史学位点构建由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辅导员、班导师、研究生导师、专任教师组成的专兼结合的思政工作队伍,在明确导师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责任人同时,多方齐抓共管,形成满足学生成长诉求、时代发展要求、社会进步需求的教育合力。

此外,学位点还特别注重落实师德师风建设,教学科研人员严守学术规范、治学严谨,多名教师荣获校级优秀共产党员、教学优秀奖等荣誉称号,以身作则为学生夯实思想政治基础树立优良师德榜样,专门开设《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等课程,通过教学实践引导学生构建优良学风。

生源情况、招生规模、学位授予及就业情况:本学位点主要培养适应在高、中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从事世界史教学与研究的专业人才。获得本专业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必须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系统掌握有关世界史的基本理论、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具有严谨的学风和创新精神。截至目前,本学位点已招硕士研究生30多届,学生300余人。从历年毕业研究生统计情况来看,就业率高,就业面广,而且很多学生从本学科毕业后都走上了学术研究的道路。到现在已经有不少人评上教授、副教授,成长为我国世界史专业的优秀人才。

世界史学位点硕士研究生招生与学位授予情况

年度

人数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招生人数

13

13

13

15

15

授予学位人数

12

13

12

13

14



课程教学改革和建设情况:本学位点坚持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高层次人才为目标,构建以注重夯实知识基础、强化能力培养、提升综合素质、促进特色发展为特点的教学体系;坚持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多样化课程教学方式;坚持从严要求、明确职责,建立以培养质量为主导的管理机制。

第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推进课堂教学革命。通过研讨式教学、分层小组教学、实践基地现场教学等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形成了个性化教育模式;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将思政贯穿课程、课堂。

第二,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平台,促进优质课程资源建设。加强信息化建设,引入智慧教学平台,打造智慧教室,推进信息化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改革。学科与智慧树等平台合作,开设《世界现代史》线上课程,构建丰富多元的课程资源平台,为学生提供数字化优质课程资源。

第三,发挥科研优势,在教学中展开研究性学习的改革和实践。充分发挥科研优势,促进课程设置的多元化与系统化;即时将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保证内容更新及其与学术前沿的结合;结合科研开展教学改革研究,立项省级研究生教改课题 2 项,优质课程 1 门,校级教改课题 3项。实施第二课堂特色课程建设,积极举办省研究生创新论坛、暑期学校及各种学术论坛等多种平台,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

第四,健全四级管理体系和教学评价机制,严抓培养全过程监控与质量保证。建立学院、学位点、导师组、导师四位一体管理体系。切实发挥导师第一责任人作用,强化导师质量管控责任。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教学督导和研究生评教为辅的研究生教学评价机制,对教学全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价。坚持在学位委员会指导下,研究生办落实培养方案、监督培养计划执行、指导课程教学、评价教学质量等工作,全过程监督。切实发挥资格考试、学位论文开题和中期考核等关键节点的考核筛查作用,落实监督责任。

学术训练与学术交流情况:

近年来学院举办学术讲座情况一览表

序号

讲座题目

主讲人

举办地点

举办时间

姓名

单位

职称

1

抗战时期中共外交政策的演变

王建朗

中国社科院

教授

203报告厅

20210327

2

后疫情时期的国际秩序和中国的影响力

袁南生

外交学院

教授

203报告厅

20210412

3

抗战史研究三十年

王建朗

中国社科院

教授

腾讯会议

20211023

4

学史、治史与悟道——治学体会漫谈

马敏

华中师范大学

教授

腾讯会议

20211022

5

史学论文的主题、论证逻辑与文字表达

蒋宝麟

海社会科学院

副研究员

腾讯会议

20220513

6

外交档案与近代中外条约史

侯中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员

腾讯会议

20220517

7

民国电报与近现代研究

肖如平

浙江大学

教授

腾讯会议

20220522

8

理论素养、论述资源与语言储备:史学论文写作漫谈

李剑鸣

复旦大学

教授

腾讯会议

20221111

9

20大报告和白皮书看国家统一总体方略

严安林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

研究员

腾讯会议

20221125

10

世界史学科建设中的欧亚史研究与教学

王晓菊

侯艾君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研究员

111会议室

20230403

11

中古世界兴起的诸文明及特征

刘景华

天津师范大学

教授

203报告厅

20230426

12

民国时期中加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以加拿大法语区所藏实物、文献资料为例

李晟文

加拿大拉瓦尔大学

教授

203报告厅

20230601

13

从自强到自省:近代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的文化省思

王先明

南开大学

教授

203报告厅

20231028

14

苏联和俄罗斯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国抗日战争

米·瓦·诺维科夫

雅罗斯拉夫尔师范大学

教授

203报告厅

20231113

15

二战时期纳粹对苏联的种族政策

亚·米·叶尔马科夫

雅罗斯拉夫尔师范大学

教授

203报告厅

20231113

16

张骞的世界——亚历山大、张骞与丝绸之路的开通及其现代启示意义

杨巨平

南开大学

教授

203报告厅

20231118

17

东亚知识分子的亚洲观与相互认识:以史为鉴

白永瑞

韩国延世大学

教授

203报告厅

20231208


近年来研究生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情况一览表


序号

年度

学生

姓名

会议名称

报告题目

报告

时间

报告地点

1


2020

熊心梅


安徽大学“学史论坛”

从明治维新的两面性浅析近代日本的右转

11.15

中国-合肥

2


2020

王笑妹


“时代变革视野下的历史与文化”湖南省研究生创新论坛

全球化视野下的德国选择党兴起成因分析

11.14

中国-长沙

3


2020

郭旖妍


“时代变革视野下的历史与文化”湖南省研究生创新论坛

不平等的大革命:浅析法国大革命中的女性政治运动和女性地位

11.15

中国-长沙

4


2020

王建超


“时代变革视野下的历史与文化”湖南省研究生创新论坛

马丁•路德婚姻观研究

11.14

中国-长沙

5


2020

何沙沙


“时代变革视野下的历史与文化”湖南省研究生创新论坛

宗教改革对德国近代化的影响

11.15

中国-长沙

6


2020

杨国栋


“时代变革视野下的历史与文化”湖南省研究生创新论坛

毛泽东对美国升级越

战的认知与对策(1964-1965

11.14

中国-长沙

7



2021

杨祎娴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第十届史学论坛

从报刊视阈下看英国对太平天国的政策转变——以《北华捷报》报道为中心

7.7

线上

8



2021

王孟晴

安徽大学第十五届学史论坛

家庭之外:17世纪英国妇女的政治参与

9.20

线上

9



2021


黄金洲

北京师范大学

研古论今论坛

孤立主义与20世纪初英国对欧外交

12.12

线上

10



2021

刘港源

十七届北京师范大学世界史研究生冬季论坛

20世纪上半叶美国反犹主义的历史考察(1900-1945

11.28

线上

11


2021

叶玉洁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第五届研究生论坛

11-15世纪西欧国际贸易发展与经济全球化

10.22

线上

12


2021

刘宇婷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第五届研究生论坛

纳粹德国时期的家庭政策

10.23

线上

13

2021

胡琳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第五届研究生论坛

论法国七月王朝时期的报刊监管

10.23

线上

14



2021

杨国栋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第五届研究生论坛

英国政府对华承认决策探析(1949
  1950
)——基于英国海外政策文件的解读

10.23


线上

15


2021

王建超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第五届研究生论坛

再议马略的军纪改革——基于共和后期军队腐败视角下的考察

20.23

线上

16



2022

熊晶

山东大学“泰山杯”世界史研究生论坛

试论美国军队种族歧视问题的缘起

11.26

线上

17



2022

刘治汛

山东大学“泰山杯”世界史研究生论坛

19世纪英国生育控制运动中的消极情感风格

11.26

线上

18


2022

刘港源

第一届德国史研究青年论坛

论德意志银行的“雅利安化”(1933-1945

7.16

线上

19

2023

石国琪

第十一届首都师范大学史学论坛

19世纪英国开放空间运动的社会背景

6.18

中国-北京

20

2023

刘爽

第二届中国德国史青年论坛

经济大危机时期德国工人的经济状况研究

10.23

中国-云南

21

2023

张驰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第七届研究生论坛

浅析罗马尼亚犹太人的自救

10.29

中国-长沙

22

2023

胡文柳

中国视野与本土实践:妇女与性别史研究学术研讨会

玛丽·斯托普斯的生育控制思想与实践

11.11

中国-上海

23

2023

石国琪

第十一届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史学论坛

营造“城市之肺”——19世纪中后期伦敦公园建设的影响与评价

11.25

中国-武汉

24

2023

严涵

第十一届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史学论坛

制服旱魃——伦敦干旱与20世纪初供水改革研究

11.25

中国-武汉

25

2023

刘瀚之

第十一届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史学论坛

试论英国友谊会的起源

11.25

中国-武汉

26

2023

朱凯

第十一届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史学论坛

英国毒药立法背景研究英国毒药立法背景研究

11.25

中国-武汉


四、学位授权点社会服务情况

近年来本学位点立足于自身学科特色与优势,在推动学术发展、服务社会大众、弘扬优秀文化、普及历史知识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立足社会现实,举办或参与重要学术活动,引领学术健康发展。本学位点团队成员在潜心学术研究的同时,也积极举办和参加各类高层次学术会议和学术活动。这些活动在促进国内世界史相关领域研究的同时,也扩大了本学科的影响。近年来,谭赛花、刘雄、黄冬敏等老师在欧美访学期间,也利用各种机会参与国际交流活动,多方接触各国人民。这些活动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了中外人文交流。

第二,利用自己的研究专长直接服务社会。近年来,本学位点教师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努力发挥学术专长,直接满足社会现实需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这有多种表现形式,如主讲教育行业的技能培训班和辅修班,利用自己的研究成果为国家相关政策建言献策,直接为社会经济发展具体事务提供对策方案等。

第三,兼任多种社会职务,尽心尽力服务学界同仁。在繁忙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之余,本学位点各位成员也积极参与学界活动,兼任各种学术职务,为世界史学界的繁荣与发展贡献力量。如杨俊明教授兼任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副理事长、湖南省历史学会副会长、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委;罗衡林教授兼任中国德国史研究会副会长、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委;傅新球教授兼任中国世界近代史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世界中世纪史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委。他们在承担各项职务,从事相关活动时,坚持正确的导向,以身作则,促进了学术共同体的繁荣与发展。


五、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学位点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第一,学术交流方面,学位点的国际化程度有所欠缺,应充分借助国家留学基金委以及国内外相关学术组织的有利平台,进一步加强教师及学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第二,研究生培养方面,形式比较单一,应注重学生培养形式的多样化,加强学生学术创新能力的培养。第三,学位点基础条件比较薄弱,文本资料及电子资料不够充分,应进一步争取学校和社会各界对学位点发展的大力支持,完善基础条件建设。第四,研究生奖助体系不够完善,应增强奖励幅度和特色,多吸收优质人才生源,推动研究成果转化。

改进措施:针对自我评估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学位点在将来的建设过程中,将着重加强基础条件建设、大力吸收引进高端人才、推动学位点的国际化程度,提高国内外学术交流的质和量、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加快研究成果的社会转化。具体而言,本学位点将从以下方面推进建设:

1、学科队伍建设方面。本学位点将围绕引进与培养并重这一指导方针,争取教学科研人员达到20人以上的规模。其中,博士生导师将达到5人,教授将增加到6-7人左右,具有博士学位或学历人员增加到20人,并促进专业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等方面不断优化。

2、科学研究方面。学位点将全面加强现有的三个研究方向的科研建设,在“世界上古中古史”“世界地区与国别史”“专门史”三个特色研究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研究范围,力争在西方古典文明、德国历史与文化、英国历史与文化、美国史、冷战史、西方社会史等领域的研究有更大的突破,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并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争取在保证世界史学位点优势研究方向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湖南师范大学世界史学科的研究领域。在未来五年内,本学位点争取承担的国家级/省部级/厅级科研项目达到30项以上,拟发表100篇以上学术论文(其中高质量学术论文30篇以上),出版著作8部左右,力争获得省级及以上科研奖励2-3项左右,并强化产学研三结合、为地方教育文化建设服务,使湖南师范大学世界史学科在科研上成为省内世界史学科的排头兵,在国内世界史研究方面占据重要地位。

3、人才培养方面。本学位点将进一步完善本科生及研究生课程体系,争取每年招收研究生(含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20人左右,加大对世界史专业硕士、博士培养的力度,不断提升世界史专业硕士、博士培养的质量;改革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形式,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校级精品课程,建设至少一门省级精品课程,积极推动包括双语教学、多语种教学教改工作的展开,争取各类教改项目达到10项左右,为申报世界史国家级教改项目或国家级精品课程奠定基础。

4、资源条件建设方面。本学位点将利用现代化手段,逐步建设并完善学科的文本资料文库及电子资料网络中心,筹划世界史学科专有电子阅览室或专有教研活动中心,打造一个馆藏特色化、使用便利化、涵盖广泛化的国内知名世界史科研资料馆藏中心与电子资料共享平台,甚至国际颇有影响的世界史学科资源中心,实现科研、教学手段及学科管理的现代化与科学化,为世界史学科的发展与建设奠定基础。







2025年03月28日 11:26  浏览:

上一条:世界史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2024年)
下一条:世界史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