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杨悦 李涛)“衡峰苍松地,虎贲忠烈魂。八秩凭陵久,肝胆壮乾坤”。今年是抗战胜利八十周年,为更好铭记抗战历史,缅怀英烈事迹,传承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认同感与历史责任感,2025年7月9日上午,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烽火征程·八秩回响”研究生抗战纪念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前往南岳忠烈祠参观祭奠。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南岳忠烈祠是中国建筑最早、规模最大的抗日战争纪念地之一,也是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纪念地之一。建成以来,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游客和学生参观祭奠,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曾到此拜祭参观。南岳忠烈祠管理所副所长聂德芳向实践团成员介绍了忠烈祠历史沿革与结构布局。聂德芳介绍道,南岳忠烈祠建成于1943年,此时抗日战争正如火如荼进行。日寇凭陵,国难家殇。数年浴血,阵亡将士却多“暴尸疆场”,不能掩埋。修筑祠阁,既可聚众力以抗日,亦可慰兆民以安情。
仲夏日炎,穿林徐行。实践团成员从镌刻着“南岳忠烈祠”的巍峨牌坊步入,纪念堂内碑石巍巍,庄严肃穆;详实的《南岳与抗战》展览生动再现游击干部训练班及军事会议的历史风云;登阶而行,堂后276级石阶象征着抗战牺牲的276名高级将领。祭祀核心的享堂内奉“抗日阵亡将士总神位”,佟麟阁、张自忠等将领的英勇事迹泐石镌碑,彪炳史册。在讲解员的组织下,实践团成员齐整肃立,一一献花,共同向抗战先烈三鞠躬,并写下对抗日英烈的肺腑之言,垂挂于享堂左侧的展示板上。而后,南岳忠烈祠管理所副所长聂德芳向实践团同学介绍了园区特色及所取得的工作成效,勉励我们进一步挖掘史料,对感兴趣的课题展开研究,为铭记抗战记忆,传承抗战精神贡献自己的力量。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一个从战火之中浴血涅槃的国家绝不可能倒下,一个在危难当头群起抗争的民族绝不可能灭亡。南岳忠烈祠,作为民族精神的象征,将继续激励后人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一审:陈琳
二审:向常水
三审:兰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