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吴冰玉 吴星星)11月5日下午,历史文化学院2022级赴长郡滨江中学实习队在长郡滨江中学四教五楼阶梯教室举办了一场富有成效的公开课汇报活动。本次活动不仅是对实习生们两个月来教学实践成果的一次集中检验与精彩展示,更全方位展现了他们扎实的专业素养和日趋成熟的教学技能。此次汇报的成功举办,也标志着我院与长郡滨江中学在协同育人方面的合作取得了又一实质性成果。
历史文化学院党委副书记马欣、指导老师李巧、李华文、学工办老师何昊,长郡滨江中学副校长胡云、教务处副主任兰波、高中历史组老师张涛、徐梦鸽、李素、丁敏、吴艺军等莅临指导,全体实习队员参与观摩。

在公开课汇报环节,实习生吴星星代表全队进行《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的课堂教学展示。她以“何为‘小中国’、何以成‘大中国’”为主线,运用广胜寺元代壁画切入主题,带领学生探讨辽、夏、金、元的制度建设与民族融合,揭示“因俗而治”的历史智慧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在授课过程中,她巧妙融入AI技术,充分展现了技术融合教学的多元路径。通过时间轴梳理、史料研读与情境创设,层层引导学生思考,课堂逻辑清晰、互动充分。这堂生动而深刻的公开课汇报,凝练了队员们两个月以来的教学积累与飞速成长,充分展示了他们扎实的专业素养和出色的课堂驾驭能力。

在随后的评课交流环节中,长郡滨江中学高一历史教研组组长张涛老师对吴星星的教学设计与课堂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吴星星能将深刻的史学思想、复杂的教材内容与现代教学技术有机融合,实现了“AI赋能课堂,历史焕发生机”的教学创新。他特别称赞课堂中导入新颖,立意高远,史料适度,层次清晰的教学亮点,认为这堂课实现核心素养有机渗透,落地生根。同时,他建议多采用生成式史料以提升学生思维的层次与深度。

历史文化学院指导老师李巧对本次授课进行了点评。她认为本次公开课展示脉络清晰,形式多样,亮点突出。为了精益求精,她期待实习生在未来教学时能强化重点内容的挖掘,增加学生自主思考时间,以提升课堂的思维深度。

长郡滨江中学副校长胡云充分认可吴星星在教学内容深度、课堂节奏掌控和AI赋能课堂方面的突出表现,并鼓励师范生要继续历练,在课堂上敢于留白,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他强调,教学之路是一场长期积淀的修炼,青年教师要不断读书、思考,以学识厚度支撑课堂深度。

历史文化学院副书记马欣为本次公开课汇报作总结发言。马书记首先感谢长郡滨江中学为实习生提供了高质量的教学平台,并对校内外指导教师的辛勤付出致以诚挚敬意。随后,她高度评价了本次汇报,认为其充分展现了实习队员们的显著进步与扎实成长。最后,马书记对全体实习生提出殷切期望:教育是充满情怀与责任的事业,希望大家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继续保持热爱、坚守初心,以认真、投入的态度对待每一堂课,真正践行“教以致用,学以成长”。

在随后举行的座谈会交流中,学院领导、老师与全体实习队员进行了深入交流。马书记首先赞赏实习生们取得的成长与蜕变,并勉励大家坚守岗位,善始善终。随后,队长吴星星代表团队分享了实习期间的收获与感悟,并对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与长期陪伴致以诚挚谢意。最后,指导老师李巧和李华文再次强调,希望大家能“坚守最后一班岗”,以始终饱满的态度为本次实习画上圆满的句号。

教学相长,砥砺共进。此次公开课展示活动圆满结束,实习队员在课堂中历练,在交流中提升,以青春之志、实践之行,续写属于新时代师范生的成长篇章。
一审:李巧
二审:成丽
三审:傅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