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刘纪高
近日,由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承办的第三期云南省义务教育初中历史青年教师能力提升培训班圆满落幕。作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湖南师范大学充分发挥教师教育优势,与云南省教育厅深度协作,为来自云南省的150名初中历史青年教师进行为期42天的专业化培训。学员全程参与率达100%,培训满意度高达100%,成为区域教育协同发展的又一成功范例,也彰显了湖南师范大学在教师社会服务领域的深厚积淀与专业实力。

高位谋划,政校协同,搭建成长平台
湖南师范大学高度重视此次培训,校领导统筹部署,整合优质资源;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刘利民教授领衔的专家团队,明确“理论扎根、实践落地”和“以学为中心”的培训理念。云南省教育厅给予充分信任与支持,精心遴选学员参与研修。为确保培训精准,高位对接云南基础教育需求,项目团队前期联合云南省教育厅开展深度调研,邀请一线名师进行方案论证,征集学员个性化需求,最终确定“素养导向・课堂重构・学习赋能”作为培训主题,聚焦“以学为主”教学理念转化、核心教学技能强化、地域教学资源开发等关键目标,体现了湖南师范大学“立足湖南、服务全国”的办学担当。
多维课程,彰显师大专业培训实力
依托历史文化学院国家重点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等高端平台,培训构建了“理论-实践-反思”三维课程体系,凸显专业性与实践性:
专家引领强根基:高水平讲座汇聚全国教育名师,解读新课标核心要义,传授可操作的教学策略,展现了湖南师范大学整合优质教育资源的能力。
名校跟岗促转化:组织学员走进湖南省10余所省级名校,现场观摩“大单元教学”“智慧课堂”等特色课例,深度体验湖南基础教育改革成果,实现从“听理论”到“看实践”的认知跨越。
任务驱动练硬功:通过“历史课堂逆向设计”“项目式学习开发”等小组研讨,学员分组完成大单元教学案例、AI赋能课堂教学、课堂实录等实战任务,在“做中学、练中悟”中掌握新课标落地方法,体现了“以学为中心”的培训理念。

精细管理,凸显学院服务品质
项目组建专业化管理团队,配备经验丰富的班主任与资深班导师,建立“课前调研-课中跟踪-课后反馈”的全流程管控机制。严格执行考勤与考核制度,创新推出“累计积分制”评价体系,确保培训质量。后勤保障秉持“用心、用情”服务理念,从食宿安排到交通对接全程贴心服务,让学员全身心投入学习,充分展现了湖南师范大学“仁爱精勤”的校训精神与历史文化学院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培训成效显著:学员不仅更新了教学理念,系统掌握了大单元教学设计、跨学科教学等核心技能,更形成了可推广的“云南历史教学创新案例集”。结业典礼上,培训班班长运用培训所学AI技术制作的感谢信,成为学员能力提升的生动缩影,也印证了培训的实效性。
结语:示范引领,拓展教育协作新空间
本次培训围绕“以学为主”的课堂组织模式建构;服务于学生的教学设计创新;启发式课堂教学环境雕琢;学科教学策略选择与应用;适时适当判断学生与课堂;评价学生与课堂的能力进阶。”六大课程维度,构建“理论输入—实践打磨—成果输出”的闭环培养模式,实现从“理念更新”到“实践创新”的完整进阶,为云南省义务教育历史教学注入新动能。
作为教育部“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院校,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总结“需求导向、精准施训、成果转化”的培训经验,持续深化与各省区教育系统的协作,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与平台资源,为全国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师大方案”、贡献“师大智慧”。诚邀各省区教育部门、学校携手合作,共同书写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责编:洪晓懿
一审:洪晓懿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