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李嘉鼎 邓洁)2025年11月16日下午,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林增平学术讲座”第66讲在科研楼305报告厅如期举办。本次讲座邀请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唐仕春研究员,主题为“1950年代中国代表团访苏与中苏互识”。学院部分教师及2024、2025级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研究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讲座开始前,曾桂林教授致辞表达热烈欢迎之意,并简要介绍了其在近代史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
随后,唐仕春研究员从选题缘起、资料发掘、研究方法及情感史视角等多维度切入,并分析了1950年代中国多个代表团访问苏联的历史背景,主要是“冷战”格局的成形,苏联对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鼎力支持,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中国百废待兴的迫切形势;还以类型学视角总结了不同代表团行程安排的共性与个性:就共性言,中苏双方职能部门都对代表团行程安排有细致周到的安排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苏联方面高度重视代表团来访,代表团成员构成包括了团员以及翻译等技术人员。同时,各代表团的差异性也明显,这主要体现在出访时间长短不一,组团因由多种多样。紧接着唐研究员主要谈及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方频繁派出访苏代表团的重大影响,例如,它有助于形成主动向先进者学习的氛围,访苏代表团回国后以主题报告、演讲、日记等方式传播了苏联好的经验,并客观上对比了中苏的巨大差距,思考了新中国建设过程中该努力的方向。他特别指出,代表团成员在访苏过程中形成的“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的集体认同,深刻影响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制度建设与政策实践。
在主旨演讲完结后的互动环节,师生围绕“干部培训”“企业管理制度演变”“代表团在苏联的政治处境”等问题踊跃提问,唐研究员一一作出细致回应,现场学术讨论气氛浓烈。
随后,曾桂林教授对此次讲座进行了扼要的学术总结,并强调了历史研究应回到具体语境同时保持理性反思的极端重要性。
本次的林增平学术讲座有助于深化同学们对中苏关系史的理解,也为青年学子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交流机会。


一审 兰岚
二审 郭辉
三审 刘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