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首页

科学研究

学科设置

“双一流”建设

科研机构

科研成果

学术交流

博士后流动站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交流 >> 正文

华东师范大学谢国荣教授应邀开展《跨国视角与1954年美国布朗案判决研究的“旧题新做”》专题讲座



(通讯员李嘉鼎邓洁)2025年10月24日晚,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名家学术讲座”第十六讲在文渊楼203报告厅如期举行。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副理事长谢国荣担任主讲嘉宾,以“跨国视角与1954年美国布朗案判决研究的‘旧题新做’”为题,为在场师生带来一场兼具历史深度与学术前瞻的精彩讲座。


讲座在罗衡林教授的致辞中拉开帷幕。她简要介绍了谢国荣教授在美国史,尤其是民权运动史领域的深厚造诣,并对其莅临讲学表示热烈欢迎。

谢国荣教授从布朗案作为“旧题”的经典地位切入,指出这一判决不仅是美国废除种族隔离的法治里程碑,更是民权运动兴起的催化剂,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意义。然而,他并未止步于既有研究的梳理,而是敏锐地指出传统视角的局限,进而提出以“跨国视角”重新激活这一经典议题的研究路径。谢教授层层推进,阐述了如何从国际关系、意识形态竞争与全球舆论的互动中,重新发掘布朗案的丰富意涵。

在讲座的核心部分,谢教授聚焦“跨国视角下布朗案判决的写作与体会”,以其研究成果为例,分享了从选题立意、框架搭建到论文撰写的详细过程。他强调,在梳理学术史时,不仅要评析前人的研究,更要导出新的问题,并说明如何去解决新的问题,进而展现文章的新意。此外,谢教授特别指出,在构思文章结构与组织行文时,应始终贯穿明确的问题意识,用问题来带动文章的写作和史料分析与解读,方能在历史的长卷中留下当代学人的思考印记。

在互动环节中,同学们踊跃提问,从史料建构的方法论,到美苏在种族话语权上的宣传博弈,问题兼具深度与现实关怀。谢教授耐心回应,指出研究者需克服畏难情绪,广泛搜集材料、关注边缘史料,并始终保持创新的思维与视角。他特别指出,其研究重点不在于评估美国宣传对第三世界的具体影响,而在于揭示这种对外叙事如何“反哺”美国国内的黑人民权运动,展现出历史研究中“回望与内省”的独特张力。

罗衡林教授在总结中高度评价了谢教授的治学态度与问题意识,鼓励同学们在学术道路上勇于突破、勤于思考。


本场讲座不仅是一场知识的盛宴,更是一次研究视野与学术方法的深度启迪。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以跨国视角重审历史,不仅拓展了研究的边界,也为理解当代世界的复杂脉络提供了宝贵的历史镜鉴。

一审 兰岚

二审 郭辉

三审 刘利民


2025年10月27日 15:35  浏览:

上一条:包伟民教授应邀开展《历史与理论:关于宋代“货币地租”问题讨论的启示》专题讲座
下一条:我院刘利民院长等3人赴俄罗斯参加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