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李嘉鼎 邓洁)2025年11月20日星期四,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学·广·闻”研究生系列学术沙龙第六期在科研楼313教室顺利举行。本次沙龙特邀历史文化学院陈昊老师莅临指导,2024级、2025级世界史专业研究生积极参与,现场学术氛围热烈。


沙龙伊始,五位硕士、博士研究生依次汇报了自己的研究成果,研究视野跨越东西,时间纵贯近现代,展现出历文学子开阔的学术视野与扎实的研究功底。
2024级世界史硕士胡梓轩以《同化与重塑:19世纪晚期德国犹太击剑学生会的双重策略》为题,从选题契机、内容脉络与研究反思三个方面入手,深入剖析了犹太学生群体如何在德意志民族主义与反犹主义交织的复杂环境中,借助击剑活动探寻身份认同与群体形象的建构路径。
随后,2024级世界史硕士徐芳汇报了《19世纪英国的羽毛时尚与鸟类保护运动》。她通过梳理羽毛贸易的兴起与鸟类保护运动的发展历程,精彩阐释了生态道德、女性观念与浪漫主义思潮在其间的交互作用,并进一步揭示了公众观念转变如何深刻影响社会行为与立法进程。
2025级世界史硕士奉丽玲以《联合国难民署对印支难民问题的应对(1975-1994)》为题,系统考察了联合国难民署在印支难民危机中的救助措施、国际合作机制及其成效与局限,进而引导大家共同反思国际组织在全球难民治理中面临的结构性困境。
2024级世界史硕士虞顶的汇报《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70年代:轨道交通的兴衰与美国城市形态演变的互动历程》,聚焦于有轨电车、通勤铁路等交通工具如何深刻塑造了美国城市空间,生动呈现了交通技术与城市发展之间复杂的双向互动关系。
最后,2025级中国史博士李朝玺以《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慈善事业国际交流合作的历史进程(1978-1993)》为题,回顾了中国慈善组织在国际合作中重启、拓展与深化的历程,并强调了对外开放对中国慈善事业理念、组织与政策发展的重要影响。
在论文互评环节,与会同学围绕汇报内容展开了坦诚而深入的交流。大家就学术史梳理、研究视角聚焦、论证逻辑严密性、史料运用与论点升华等方面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在思想的碰撞与融合中相互启迪,共同精进。

陈昊老师对五位同学的汇报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点评。他充分肯定了各位同学选题的新颖性与价值,同时就如何深化理论框架、聚焦核心问题、明晰概念界定、拓展史料范围以及加强论证的深度与广度等方面,提出了诸多中肯且极具启发性的建议,为同学们的后续研究指明了方向与路径。

至此,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学·广·闻”学术沙龙第六期在热烈而深入的探讨中圆满落下帷幕。本期沙龙聚焦世界史领域,议题丰富,视角多元,不仅拓展了师生的学术视野,更营造了教学相长、师生共进的优良学术生态。系列学术沙龙将持续为青年学子提供高水平的交流平台,思想的种子,已在冬日的教室里悄然播撒,让我们静待春日破土、生生不息。
一审 兰岚
二审 郭辉
三审 刘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