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李嘉鼎)2025年11月21—23日,由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主办的第三届“中外条约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在湖南长沙成功举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数十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八十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中外条约与近代中国这一主题展开深入研讨。

22日上午,开幕式在湖南师范大学东广场科研楼305室举行。开幕式由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党委日常工作)彭露主持,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刘利民教授致欢迎辞,中国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原所长王建朗研究员,湖南师范大学中外条约研究中心主任李育民教授分别致辞。开幕式结束后,全体与会人员在湖南师范大学校门合影留念。

随后,湖南师范大学中外条约研究中心主任李育民教授,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李少军,湖南师范大学潇湘学者讲座教授、南京大学历史学院特聘教授陈谦平,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左双文,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苏全有,《史学月刊》编辑部副主编、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赵广军,浙江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肖如平,分别进行了题为《〈会讯船货入官章程〉的法律属性》《关于日德战争爆发后八年间日本围绕胶州湾的外交口径问题——读〈日本外交文书〉相关部分》《罗斯福与中国抗战》《折冲之道——近代中国与国际社会交往的经验与教训》《近代中国条约史研究的趋向及相关思考》《帝国、教会与传教士——艾嘉略与中法〈北京条约〉私添“十八字条款”考述》《英国围绕驻华公使馆升格问题的交涉与决策(1933-1935)》的主旨报告。

22日下午至23日上午展开小组讨论,分为三场,每场四组。共有53位学者围绕中外条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近代中外条约文本研究、近代中外条约关系研究、中外条约与近代中国研究、其他相关研究等议题报告最新研究成果,24位评论人进行评议,并有多位资深专家予以点评和指导。现场讨论热烈,交流充分。
23日上午举行闭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中外关系史研究室主任侯中军研究员主持,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陈海懿、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副教授郭循春、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吴文浩、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曹英分别作各组讨论情况总结。在其后进行的圆桌会议中,与会学者自由发言,就如何进一步推进中外条约研究、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据悉,“中外条约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已成功举办三届,旨在推动近代中外条约研究的深入发展,增进学术交流。目前,“中外条约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已成为中国近代史学界具有影响力的学术品牌。
一审 兰岚
二审 郭辉
三审 刘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