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中初见陈宇翔教授,即感受到他言谈举止间自然流露的质朴而儒雅的学者气质。我们与陈教授的学识与年龄的差距丝毫未能削减他言谈举止中流露出的亲和和谦虚。借校友会成立的契机,我们有幸知道陈宇翔教授更多的故事。
【十年学习生涯,感念母校师恩如山似海】
本科、硕士、博士,陈宇翔在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里深深刻下了师大的名字,也见证着师大“历史系”到“历史文化学院”的成长。而最令他难以忘怀的,还是对学生耳提面命、殷殷指导的老师们。“师大历史系的许多老师们,给我的影响是受益一辈子的”,他深情说道。1988年,只有二十出头的陈宇翔在师大历史系中国近代史专业进行硕士学习,他的导师是著名史学家林增平先生。忆起林先生,陈宇翔的语气中满是敬意:“林先生虽然曾任师大校长,学术上是学术界公认的大家,但他做人做事却非常低调。林先生与学生们相处时特别谦虚,没有丝毫名人架子,有时还时不时地自嘲一把。”这对陈宇翔的为人处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学问方面,林先生自始至终为学生们树立着榜样。“先生常教导我们,人在年轻时应多下些苦功夫,扎扎实实地读书做学问。不止是对师大,他对整个湖南学术研究的水平都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文革后的林先生迎来了学术的春天,他带着我们做研究,给了我们无量的品德和学问的滋养。”林增平先生言传身教,道德文章潜移默化地指引着学生向前奋发。不止是林增平先生这样老一辈的研究者,求学期间遇到的许多优秀的年轻教师也在用他们迸发的活力与全新的思想,编织成了陈宇翔学生时代无比难忘的回忆。“如果说,今天我能在学术上取得一点成就,与象林先生这样的师大恩师们的栽培是分不开的”。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师大的学习,让陈宇翔在今后的学术研究和教书育人工作中,总是不忘母校老师们的教诲,不断坚定前行的步伐,找准人生奋斗的使命与方向,实践着老师们的教诲。
【立足三尺讲台,成长为高校优秀思政课教师】
陈宇翔教授自1991年6月硕士毕业后,便从事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他下定要“站”好讲台的决心,努力做学生喜爱的思政课老师。为此,他拜教学效果好、学生喜欢的前辈和同行为师,向他们讨教教学方法;和学生学生谈心交友,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充分把握学生思想认识水平和接受知识的认知规律;举一反三,下“笨功夫”,对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目标、教学难点“吃得透”、把握得准;授课情绪饱满,对社会热点问题、难点问题不回避、讲得透、引导得好。他的课深受学生欢迎、得到学校教学督导高度认可,先后获得湖南省2006年高校思政课教学观摩竞赛特等奖,与柳礼泉教授合作2004年成功获批建设《毛泽东思想概论》国家精品建设课程,2013年《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获批建设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与此同时,作为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重要创办人及长期担任马克思主义学院书记或院长的负责人,他十分关注青年教师如何立稳讲台、如何有效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等问题。为此,他大力倡导新老教师结对子,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作用;积极推动全省思政理论课开放观摩教学课堂试点工作,并进行“首秀”,使湖南大学和湖南省高校从事思政理论课教学工作的年轻老师们有了相互交流、取长补短的新平台,此举受到省委教育工委的高度肯定;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2015年度影响力标兵人物”。
【潜心治学,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家】
陈宇翔教授深知,做一个优秀的高校思政课教师,不仅要讲得出彩,还需讲得“透彻”,优秀的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和极高的综合素质。这其中,潜心研究的品质和能力不可或缺。陈宇翔教授是这么想,也是这么做的。扎实的学术理论研究工作,为他更好地胜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也结出了累累硕果。他本人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湖南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等10多项,在《求是》、《近代史研究》、《光明日报》等国家权威学术期刊和报刊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其中10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或人大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全文转载。出版《清末民初政党思想研究》《谭嗣同唐才常与维新运动》等学术专著多部,主编或参编《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等教材多部。多个重要学术观点被《历史学年鉴》和《法学研究》等相关研究新进展的综述和介绍采用。
【孜孜不倦,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党的创新理论】
陈宇翔教授不但积极从事学术理论研究,还积极参与理论宣讲工作,推动马克思主义走进城镇社区、走向田间地头。作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百人工程”计划培养对象和湖南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学研究会会长,他多次主持、参与中宣部和湖南省重大理论项目的研究和撰稿,先后参与中央电视台、湖南经视等单位联合制作的电视政论片《走向和谐》和中宣部理论局的重大理论项目《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的创作与编写;作为省委宣讲团成员,受地方和高校邀请,围绕党的创新理论进行深入宣讲。他曾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师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和理论宣讲工作。自2012年以来,他与当时的班子成员一道,组织动员学院50多位思政课老师,1000多位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等,成立60多个暑期社会实践和理论宣讲小分队,奔赴省内外20多个县市,近百个街道、社区和村庄广泛宣讲理论和党的创新理论。多年来,师生共撰写调研报告200多份,撰写发表通讯稿100多篇。《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网、新华网等50多家媒体以“湖南大学暑期将‘移动思政课堂’搬到乡村地头”等为题,报道师生的理论宣讲和调研活动。2016年1月14日,由中宣部理论局推荐和组织,《光明日报》以《“移动”的思政课堂——湖南大学组织师生宣讲团向社会宣讲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题,对湖南大学思政课教师带领学生深入农村和街道社区宣讲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行了专题报道。
【身体力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5年10月27日,陈宇翔教授等一行10余人下乡开展调研活动,行车至一水塘边时,突遇两个小朋友落入了路边的池塘中,眼看就会有生命危险,千钧一发时刻,正在开车的陈教授迅速将车靠边停,来不及将车熄火就跳出车门,边脱外衣边飞奔到池塘边,跳进水中救人,小朋友最终脱离危险。这一幕恰好被同行的专家拍到并发到微信上,陈宇翔教授救人一事就此传开。湖南大学官方微博发送的陈教授勇救落水儿童一事也得到众人点赞转发。事迹被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网、湖南日报、长沙晚报、潇湘晨报、湖南经视等媒体广泛关注和报道。2015年12月25日,时任副省长李友志专题批示,湖南省教育厅发出通知,号召全省教育系统学习陈宇翔教授勇于救人的先进事迹。2016年,陈宇翔教授获评湖南大学“师德标兵”,并被授予“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展望与期盼】
采访已进入尾声,借母校八十周年校庆之际,陈宇翔也对师大表达了深切的祝福与诚恳的建议:“母校人才培养向来重视良好道德品格的养成,重视打牢基础知识和学术基础,提倡培养扎实的工作作风等,我觉得是很好的传统,应该继续坚持和发扬”。“建议母校特别是历史文化学院继续弘扬优良传统,培养学生脚踏实地的学习和工作作风,同时注意开拓学生视野,着力培养学生的精英意识和管理能力等,在政协方面期待能有更系统的规划和更具体的举措。”
2018年7月,陈宇翔调往岳麓书院工作。他期望在学校领导和书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致力于将岳麓书院建设成为海内外中国思想文化研究领域的学术高地、优秀经史人才培养的教育重镇和湖湘文化和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标志性场域。“我觉得自己作为母校湖南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的本硕博学生,现在能够为自己服务的湖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是历史学科的发展做些添砖加瓦的事情,是十分开心也很重要的工作,我当全力以赴。”谈到新的工作,陈宇翔教授脸上充满乐观和坚毅的表情。
近三十年来,陈宇翔一直在高校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岗位上兢兢业业、砥砺前行,我们期待,在未来的岁月里,在湖湘的大地上,他为教育事业奔波和奋斗的成果更丰硕。脚踏实地、辛勤奉献的陈宇翔,实为我师大学子之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