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首页

校友工作

工作动态

校友风采

校友服务

校友捐赠

我的大学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校友工作 >> 校友风采 >> 正文

刘晓明:教育改革的前锋


(通讯员 陈昱霖 宋雨萌 熊雅伦)教育是创造幸福的事业,教育是人生幸福的源泉——这是致力于教育改革的刘晓明对于“幸福”的理解。恰逢校友会,怀着敬佩的心态,我们有幸采访到了往届校友、现任广东教育国际化委员会理事长刘晓明。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刘晓明虽然出身农民家庭,但十分珍惜受教育的机会。在克服种种困难后,他通过努力考上了大学。怀着感恩的心态,他毅然选择了湖南师范大学,准备成为教师来回报社会。毕业后,刘晓明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教育事业中去。2002年,刘晓明担任深圳南山区教育局局长。当时南山区是我国首批课改的试验区,刘晓明得以大展拳脚,实践自己的教育理想。

刘晓明不仅对教育的发展改革有着先见之明,而且秉承初心不变,坚持至今。如今,对于“国际一体化、信息化、素质化”等教育改革观念,业内人士已耳熟能详。可在十余年前,刘晓明就已经提出了“抢占课程改革、教育信息化和国际化人才”等相当先进的改革思路。在他致力改革的初期,他也曾遇到阻力——家长们的不理解是最大的问题。但刘晓明始终秉着“一切为了孩子”的理念,最终使家长逐渐理解和接受他的教学观念。

刘晓明最注重的是教育的创新性,并具体地提出了“六种创新”。他把南山区的育才三小、桃源中学、大新小学等学校作为试验田。如在育才三小实践“目标创新”,以让孩子获得走向世界的通行证为目标,开展与国际学校师生联欢等系列活动;又如在桃源中学践行“德育创新”,开展“桃源之星”评比,实施星光灿烂工程,以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同时,刘晓明的教育理念具有人文主义,充满人性关怀。在他新任南山教育局局长的同年,发生了一起“13岁少女怀孕”事件。刘晓明立刻出面,安排少女转学,避免事件进一步曝光,保护了孩子的隐私。

他说:“教育的本质是‘教育人’,素质教育是目中有‘人’的教育,是充满人性、人情、人道的教育,是为了每个孩子全面发展的教育。”近年,上海、浙江等地的教育改革虽然成效可观,但仍受人诟病。在中国的教育大背景下,改革是难以推动的重锭。刘晓明认为,教育需要理想主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深切反对功利主义。他提倡目标和德育上的创新,也不忘从制度、课程和方式等教育基础上着手,重视科研和教师专业水平。他认为,从根本上创新,才是真正的创新。

可为什么要倡导教育改革呢?刘晓明从宏观的角度给我们解读:一方面,中国走向世界的步伐越来越快,成为国际舞台的焦点是不可避免的。让世界和中国相互拥抱、加强教育的交流合作已成为迫切的需要;另一方面,当前仍有许多人对“教育国际化”存在误解,把它与出国留学、聘请外教、办国际班等划上等号。

刘晓明善于透过表面,发现内在。为了纠正误解,他提出教育国际化的本质概念,是“人类文明跨国界、民族、文化的融合交流与创新”。他强调,中国主流教育的核心目标就是培养国际型人才。而又与主流定义略有差别,刘晓明还创造性地补充了“六大关键能力”和“四大现代素养”,并走在落实教育改革的最前线。

【迫切、担忧与期望】

除了要在观念上正确认识、研究教育国际化的本质,主动迎接全球一体化、迎合教育国际需要的态度也是必不可缺的。刘晓明认为,目前我国教育国际化存在一个很大、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自满。他语重心长地说:“我们需要善于学习、善于吸收、善于改变自己。没有这种心态,是无法改变、创新的。如果抱着骄傲自满的心态,只会固步自封!”

孩子是教育的重点。而孩子应该得到什么?又如何让他们得到?当我们谈到时下风行的“夏令营活动”时,刘晓明露出了担忧的神色。他说,只有当夏令营的设计、目标和方式都朝着国际化走,它的方向才不会错。可夏令营在成为学生国际交流平台的同时,也被有心人包装成披着国际化外皮的新敛财工具。为应对这种情况,刘晓明提出了一个新概念:让家长、学校和社会三者统一,成为一个体系,来帮助孩子成长。

“教育国际化应该要全面推进,不分城乡、贫富,所有的人都应该面向国际。不能因为家庭教育和经济水平限制而不接受国际化教育”家庭是这个体系里的核心,同时也是中国教育的关键。随着信息化的时代来临,教育面临着新问题:家庭应该如何利用现代信息,给孩子进行国际化素质的教育?家庭又会不会将国际化教育等同于西化教育?对此他感到担忧,并一再申明:“我们培养的不一定是西方型人才,但应该是具有中国特质的人才。”

刘晓明对教育有着非凡的远瞻性,他坚持“有教无类”和文化本源的教育态度让人敬佩。而这些透彻深远的理念,都源于他从历史学习中所获得的历史视野。

“有历史感,看问题就会十分远,可以了解过去、看待现在、预测未来”。刘晓明认为,学习历史,可以让知识面变得宽广:不仅历史学识,历史学本身还会涉及文学、哲学、整体文化乃至整个文明特征。现代社会发展越来越综合,信息的了解程度已经和个人发展的潜力挂钩。他双手比划道:“知识面宽广,事业才会宽广,发展的空间才会广大。”

在采访的尾声,他叮嘱我们大学生一定要学会自学,一定要珍惜上大学的机会,要主动学习、要创造性和探究性地学习,更要在研究问题时不断质疑。临近结束,刘晓明又谈起了自己的改革:“我现在也是如此宣传,我们的中学也应该强调自学……”这个发鬓星白的中年男人,语气中充满自豪,眼中闪着自信和坚定的光。

2019年04月27日 10:38  浏览:

上一条:何旭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下一条:陈宇翔:脚踏实地,为人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