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第三党支部赴湘西州暑期社会实践团
参观调研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第三党支部赴湘西州暑期社会实践团
前往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参观调研
非遗馆工作人员热情讲解
(通讯员王聃)7月18日,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第三党支部赴湘西州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进行参观调研活动。
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于2017年9月20日正式开放,是展现湘西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湘西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非遗馆所在的大厦建筑,伟岸如山,其造型本身就是对山的摹仿,与其相邻的湘西州艺术馆则是流水曲线式造型,两相映衬,很好地表现了湘西地方的山水特色。至于大厦的翘角飞檐,则是对永顺老司城建筑的艺术摹仿。当参观者走进馆内,那御风高升的吊脚木楼,那枝繁叶茂的跳月花树,还有那不二门的石崖森列、浦市的明清码头、里耶的秦简吐香、王村的流泉飞瀑,无不显示着浓郁的地方特色。非遗馆展陈的非遗项目总数为45项,其中包括国家级非遗项目26项、省级非遗项目19项。展陈共分序厅、守护家园、土家古风、苗乡原韵、品味湘西五个部分。
队员们认真聆听讲解并记录
在参观过程中队员们了解了湘西州土家族独有的原始蛮野的毛古斯舞,声韵雄浑的苗族鼓舞,精巧复杂的土家织锦,溢彩流光的苗家银饰。非遗的生命力在于人们的参与和有效的传承。非遗馆在空间设计中给人的参与预留了充足的空间。土家族织锦和苗族银饰等展区有传承人在现场传授技艺,土家年和赶秋两个重点项目设置大型活动场地,引导观众载歌载舞,体验盛大的民族节庆气氛。
随着参观与讲解的进行,团队成员们在各民族文化基因的多元交融中体会着蕴含着渔猎、农耕文化因子的民族智慧,从展品和展陈方式等多个角度体会湘西独特的风土人情。